公共基础教学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研活动

作者:时间:2023-10-18点击:

为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建立健全人格,陶冶情操,树立信心,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10月17日下午,张国琼老师以“学生管理中基本的心理问题和辅导方法”为主题在阶梯教师展开了全部门教师参与的教研活动。

张国琼老师首先以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常见的四个心理问题展开了互动交流。一是在教学中是否发现了心理异常的学生?二是怎样发现的,依据是什么?三是发现之后老师本身的想法是什么?四是如何处理学生的心理异常现象。老师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想法,由此可见在课堂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且重要的工作。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一直是家长和学校乃至社会都共同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同时他们也是心理疾病的易感人群。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学校要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化,因为它很重要!特别是职业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快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等。

张国琼老师就列举出学生常见的几种心理问题,比如:抑郁、焦虑、人际关系障碍、学习障碍、挫折、网瘾、心理创伤。那这些心理问题我们是可以通过课下和课上来进行识别,心理上的问题总会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或是学生的情绪波动大、或是学生的认知能力低下,又或是逃避人际交往等,主要观察学生的情绪反应、认知反应、行为反应、身体反应、人机关系及整体自我状态。如果出现这些问题,那么我们在进行课堂管理的时候就要重点关注了。

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看努力。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因此课堂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恰好可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张国琼老师给出了几点实施建议:第一,发挥教师的课堂教育机智,冷静、理智地处理突发事件;第二,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第三,营造健康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第四,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五,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同伴互助的意识和能力;第六,重视学生的反思能力训练,养成学生学会反省、及时反省的习惯;第七,培养学生具有见景生情的意识;第八,注意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和情绪调适。

无论是辅导员还是任课教师,我们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在我们工作中唯有从小处入手,防微杜渐,及时发现了解学生的问题,及时反映学生情况,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关心和帮助,做好相应的信息记录,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携手共创和谐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