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在高校落地生根,浸润学子心田?近期,贵州工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心组织、多维联动,通过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学、理论宣传“二人讲”创新讲、思政课堂教学有机融等一系列举措,在全院范围内掀起了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热潮,着力构建“学、讲、用”一体化的理论学习与育人新格局。

以“主题党日”筑牢理论根基,党员、教师先学一步。学院党支部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作为核心学习内容,通过开展系列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原原本本学、融会贯通悟。活动中,党员、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科研实际,深入开展交流研讨,深刻把握其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为将党的创新理论有效传递给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积极转变。

以“二人宣讲”创新理论传播,推动入脑入心。在深学细悟的基础上,学院积极探索理论宣传大众化、生动化的新路径。创新开展“理论宣传二人讲”活动,由一位教师侧重理论阐释,另一位教师结合贵州发展实践或学生生活实例进行生动解析。这种一唱一和、深入浅出的宣讲模式,将宏大的理论转化为亲切、易懂的语言,极大地增强了理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使理论学习变得“鲜活”起来,深受师生欢迎。




以“课堂教学”实现有机融入,赋能铸魂育人。课堂是理论传播的主阵地。学院全体思政课教师将学习成果主动、精准、全面地融入各门思政课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中阐释思想体系的完备发展,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凸显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在《形势与政策》课中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通过案例教学、专题研讨等多元化手段,把“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有效引导青年学子深刻感悟思想伟力,筑牢信仰之基,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此次系列活动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课堂”的有益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下一步,学院将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深化现有成果。一是推动学习常态化,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学习与后续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贯通起来,建立长效学习机制;二是打造宣讲精品化,继续打磨“二人讲”等特色宣讲活动,并鼓励学生理论社团参与,形成师生共讲、师生联动的生动局面;三是促进成果实践化,依托“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引导学生在服务贵州高质量发展的社会大课堂中验证理论、增长才干,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的强大力量,切实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