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要求,持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精准对接学生需求,5月15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期中教学反馈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院长邓天丽、党支部书记李加茂及全体教师及学生代表共40余人参会。围绕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实践创新等展开深入交流。

在教师座谈会上,教师们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纷纷发表自己的教育教学心得。为提高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们通过案例教学、小组研讨、实践调研等方式增强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现实问题结合;利用“学习强国”“学习通”等平台拓展教学资源,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们希望以后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和教学督导机制,优化课程考核方式,拓展社会实践载体等提出建议。
在学生座谈会上,学生就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程的教学进度、作业布置情况、期中考核、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作了反馈,充分肯定了老师们的爱岗敬业和循循善诱,表达了从思政课中得到的思想精神层面的“获得感”:知识获得、行为引导、价值观塑造。同时同学们也提出了建议:一是建议增加时事热点分析与生活化案例;二是希望课堂增加辩论、情景模拟等环节,提升参与感;三是建议多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教学活动。

院长邓天丽要求,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六个要”和思政课的“八个统一”要求,持续提高思想认识,自觉担起加强思政课建设的主体责任,做“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高质量办好思政课、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邓天丽表示感谢,并提出本次座谈会搭建了师生沟通桥梁,为优化思政课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重要沟通平台。学院将进一步加强课程质量文化建设,持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