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现如今出现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专业不对口、学无所成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5月8日至11日,艺术学院成立《人才培养方案》调研小组,深入到威宁县各个专业领域中实地调研社会所需人才,为学校培养出一批真正能打胜仗、能干实事的专业从业人员。调研由教务科科长汤天宇牵头,各教研室主任带领小组成员,共同开启实地调研。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数据分析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设计详细的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和机构进行了广泛发放,同时与部分教育工作者和企业代表进行了深入访谈。室内艺术设计专业调研组来到威宁县大班装饰有限公司、奥梵设计公馆、雅泽装饰有限公司了解市场现状,与负责人面对面交流,从谈话过程中了解到市场所需要的人才除了要具备学校课程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外,还应当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部分学校和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导致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不足。我们应当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校企合作机制,不应当过于”封闭“,而应适当”开放“,让学生真正地认识市场、认识社会,同时也意识到人才培养、教学课程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性,并希望尽快从中获取突破口,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新进展。


艺术设计专业调研组来到一品鲜食品有限公司、威宁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贵州益荞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实地调研访谈。参观了产业基地、销售门店、办公环境,与企业负责人沟通交流,从过程中认识到我们的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协调机制尚未形成,导致资源共享和合作难度增加。通过调研,我院应当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调整和完善课程设置,增加实践课程和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改革教学模式,注重企业、行业需求连接,提高学生就业率,人才,增加人才输送出口平台。

音乐、舞蹈调研组来到威宁县文化馆,与负责人阐述本次调研目的,促膝长谈后,了解到文化馆对于舞蹈、音乐专业学生的相关要求,从而可以结合本地发展情况,适当开展本土特色课程,为本地市场输送对口人才。此外,音乐表演专业毕业后的就业除了从事音乐表演类的工作外,还可以从事音乐教育、培训等工作。同时,调研组来到雨之梦舞蹈、笑禧艺术教育中心、咪咔音乐培训中心,一同参观了音乐、少儿舞蹈教学场地、认识培训中心的相关教师,充分认识到社会教学和学校教学的区别——舞蹈表演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过于注重学院派教学知识,忽视了实践创编技能的培养,导致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不足。师资力量方面,舞蹈表演专业缺乏具有编导经验和理论专业的教师,导致教学质量不高。资源投入较为欠缺,音乐、舞蹈表演专业在课程上多偏实践,但由于经费、场地等资源的限制,学生没有专业、充足的场地进行专业练习和实践,许多实践类课程受场地的影响不能开展,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差,专业实践水平低。


本次调研让我们了解到社会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学院应当怎样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应当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和更新来改变当前的培养模式,找到突破口和创新方向,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加强资源投入、强化跨学科教育,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注重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开展学生进入市场、了解市场的实践活动,更好地塑造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