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工贸职业学院举办专题报告会 | 弘扬科学家精神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

作者:时间:2025-09-19点击:

9月18日,贵州工贸职业学院在行政中心401会议室举办“弘扬科学家精神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专题报告会。本次讲座特邀贵州大学教授陈文举担任主讲嘉宾,校领导及教师代表参会。报告会由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聂立新主持。

陈文举以科学家精神的内涵解析切入,深入阐述科学家精神的要义。他指出,科学家精神首先体现在实证为本的科研态度,科学家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通过严谨的实验设计和数据验证推动科学进步。其次表现为突破边界的创新意识,科学家敢于挑战传统理论框架,通过原创性研究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难题。再者,持续迭代的探索精神也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讲述科学家精神特质时,陈文举着重强调家国情怀与学术操守。他通过黄大年放弃国外优渥条件回国效力的事例,诠释了科学家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的赤子之心;通过施一公团队公开实验原始数据接受同行检验的案例,体现了科学家对科研诚信的极致追求;通过南仁东扎根贵州深山22年建设“中国天眼”的感人事迹,展现了科学家不计名利、专注事业的崇高境界。

在讲述科学家精神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战略意义时,陈文举指出,这是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他建议围绕贵州大数据、大健康、现代农业等发展战略,通过校企联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链的深度匹配。同时提出要开展本土化科技人才培养,结合贵州科学家精神案例库,开发特色课程,培养既懂技术又具备科学家精神的本土化复合型人才。

在分析当前职业教育中科学家精神融合的现状时,陈文举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职业操守教育缺乏,教师思政转化能力弱,评价体系单一化,科研反哺教学不足,跨学科协作平台缺乏等。

针对这些问题,陈文举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在课堂教学方面,要通过科学家攻坚克难的历程剖析其家国情怀与学术诚信,发挥典型科学家的榜样示范作用。在项目式教学方面,要以真实科研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系统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要创设科学探索情境,加强产学研联动。

在师资能力建设方面,陈文举强调要建立系统的教师科研素养培训体系,加强“双师型”教师创新工作室建设,整合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同时要探索双重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双导师。

在长效机制构建方面,陈文举提出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将科学家精神评价指标纳入学分体系,营造校园科技文化生态,建立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联动机制。

聂立新在总结发言中表示,陈文举的报告内容丰富、建议务实,为学校推进职业教育与科学家精神深度融合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学校将以此次报告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打造具有贵州特色的职业教育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