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2025年教学工作会议

作者:时间:2025-05-03点击:

4月29日,贵州工贸职业学院召开2025年教学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分析学校教育教学情况。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建萍,党委委员、常务副校长勒系琳,党委委员、副校长李新发,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聂立新,党委委员、副校长宋新乐,党委委员、财务总监曾隆槐,党委委员、副校长杨金钱;校属各单位、教学院(部)全体教职工,各职能部门科级以上干部参会。

29日上午,勒系琳作题为《筑牢人才培养质量堡垒 夯实“五金”新基建 为建设“双高”院校、实现升本目标努力奋斗》的教学工作报告,系统总结2024年工作成效,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

报告指出,过去一年,学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贵州关于毕节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一是以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为抓手,全面规范教学运行管理流程,推动“理念+工具+制度”管理体系落地见效;二是围绕毕节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专业布局,逐步建立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制定《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管理办法》,围绕毕节市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专业布局,2024年新设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光伏工程技术专业、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专业等三个专业正式招生,新增设跨境电子商务和智能食品加工专业,专业(专业群)建设质量明显提升,技能贵州项目获3个立项建设。三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为培养德技双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产教融合平台。由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和我校共同牵头、联合毕节市 40 家企业、十几所中高本学校组建毕节新能源市域产教联合体,获得省级市域联合体立项;四是以“双养工程”为载体,不断建立完善“五育并举”育人体系,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社会课堂协同育人;国防教育特色彰显。以技能贵州项目为引领,抓住内涵建设的五个关键要素,编制《“五金”强基提质培育计划项目申 报指南》,启动“五金”项目申报,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培育省级项目,2024 年共立项建设 46 个项目。通过多措并举,学校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五是夯实队伍建设,教师教学科研成果丰硕,一方面学校加大硕士研究生引进的力度,专任教师硕士比大幅提升,为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另一方面,引进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高称“银龄教师”充实到教学管理重要岗位,切实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保障了教学规范和内涵建设顺利推进。加强师资培训,夯实教师教学基本功;六是学校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的讲话精神“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立足于黔西北,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并积极支持当地的文化事业。2024年,技能贵州项目实现零的突破、学生各类竞赛数量和质量取得新突破、教师教学竞赛取得新突破。

回顾2024年,学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全校上下也要清醒看到当前存在的差距和短板,升本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2025年,站在教育强国新征程的起点上,面对同类职业院校激烈竞争的态势下,全体工贸人只有做好内功,超前谋划,把学校现阶段存在的短板和差距化作一个一个建设任务,秉持“日日做功、久久为功”的信念和决心,勠力同心、奋楫笃行,才有可能实现学校擘画的蓝图。

2025年,学校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推进各项工作:一是谋篇布局,对标思发展抓落实;二是固本铸魂,完善“五育”体系,加强课程育人工程建设,建立完善新时代大学生工匠精神养成培养体系,培育工匠精神养成教育品牌,是实施美育浸润工程,加强美育课程和学生美育实践体验;三是筑牢堡垒,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健全教学管理组织及运行机制,落实各级教学管理人员的主体责任,推进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建立教学管理激励与问责机制,加强培训和标准化,是建立完善校、院两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推进飞书、教务系统和超星平台在教管服应用,提升管理效能。四是夯实新基建,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建立专业群运行管理机制和群内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实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工程,智造工程学院、现代商务学院、生态医药与康养学院和艺术学院要锚定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目标,实施“五金”强基提质工程,持续推进校级“五金”强基提质培育计划项目,实施教学成果奖培育工程和实训实习条件保障工程,校企共同制(修)订 25 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五是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六是创新机制,提升产教融合质量。

教务处、实验实训中心(产教融合中心)、智造工程学院、现代商务学院、国防教育与体育学院、艺术学院、公共基础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分别就2024年的工作开展情况和2025年的工作要点进行汇报

29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建萍以《贵工贸走产教融合之路的思考》为主题,为我校师生做专题报告。从为什么要产教融合,真正的产教融合是什么样的,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产学合作、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七种模式,产教融合的典型案例、教育部关于产教融合的最新文件、贵工贸产教融合的新时代等七个方面进行报告。

李建萍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阐述了“什么是真正的产教融合”,从国、内外产教融合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等进行讲解,深入剖析高等教育中产教融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详细阐述了产教融合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他指出,从历史的视角进行审视,“产教融合” 的理念可追溯至清朝洋务运动时期的 “师夷长技以自强” 以及民国初期的 “学做结合” 或 “工学结合”,并列举了新中国成立关于“产教融合”的概念、定义等。通过举例和理论集合,对产教融合的当前状况、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新时代要求等内容进行介绍。

李建萍在报告中指出,随着产教融合持续深化,未来国内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更富活力,有力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真正实现“教育强国”。李建萍还列举了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新能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广州市财经商贸职业学校、北部湾大学等,阐述相关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方面做出的努力,取得成效和经验等。李建萍还重点解读了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产学合作 、校企合作等,从人才培养、师资、科研、订单就业、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阐述,为现场教职工呈现了产教融合工作的有效路径。

李建萍还重点提到我校牵头,依托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申报的市域产教联合体,获得省级立项。李建萍强调,依靠联合体,打破教育壁垒,有助于推动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共赢。

产教融合是学校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我校将进一步加强“五金”专业建设建设,练好产教融合内功,注重校政行企协同育人,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讲座结束,勒系琳传达我校理事长黄冠迪对我校各项工作的指示。